含蓄不外露因阴之美德在顺从 弗敢成不敢居功有功归之乾阳 地道
含蓄不外露,因阴之美德在顺从。 弗敢成:不敢居功,有功归之乾阳。 地道、妻道、臣道,均指顺从之道,不敢与乾阳争功,不敢外露其美。 无成:指坤阴只成乾阳之德,如臣终君事,妇终夫业,自己无成功可言。代有终:代替乾阳(天、夫、君)终其功业。 天地变化:指阴阳调和。蕃:繁茂。 天地闭:指阴阳不通。隐:退隐、遁世。 谨:谓括囊、默口,以示谨慎戒惧。 黄为地之正色,中乃地之中位。喻君子体坤道而禀正色、得中道,
含蓄不外露,因阴之美德在顺从。
弗敢成:不敢居功,有功归之乾阳。
地道、妻道、臣道,均指顺从之道,不敢与乾阳争功,不敢外露其美。
无成:指坤阴只成乾阳之德,如臣终君事,妇终夫业,自己无成功可言。代有终:代替乾阳(天、夫、君)终其功业。
天地变化:指阴阳调和。蕃:繁茂。
天地闭:指阴阳不通。隐:退隐、遁世。
谨:谓括囊、默口,以示谨慎戒惧。
黄为地之正色,中乃地之中位。喻君子体坤道而禀正色、得中道,正位居体,则事理无不通达条畅。
四支:四肢。畅:通。谓“黄中”之美,存于心中,通于四肢(即全身),发于外而成就事业。
美之至:坤的美德,得到最高体现。
疑:疑似,类似,等同。谓上六乃阴之极盛,类似于阳。与阳势均力敌,故必战。
嫌:嫌疑。无阳:相战的双方只有阴而没有阳。龙:乾阳的象征。战的双方本是极盛的阴与消退的阳,为消除无阳与阴战之嫌疑,故称“龙”战。
血:阴之属。阳属气,阴属血。称“龙”战,又恐认为无阴,称“血”表明未离阴类。
玄(青)为天之色,黄为地之色。玄黄:指天地相混,阴阳不分。天地之杂:玄黄混杂为一。
此为《文言》第七节,专门阐述坤卦的卦爻辞。它比《坤·象》的论述更深刻,更富哲理。
延伸阅读:
- 高陵君显在楚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图]
- 恶(wù悟)讨厌不喜欢卿对谈话对方的尊称,作将建造制作将用在[图]
- 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图]
- 陪本义为重叠的土堆引申有朝拜的意思郭璞注“陪位为朝”[图]
- 含蓄不外露因阴之美德在顺从 弗敢成不敢居功有功归之乾阳 地道[图]
- 晋语四 重耳自狄适齐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骿胁楚成王以周礼享重[图]
- 张老为中军司马张老本是候奄此是提升士富士会的别族晋悼公弟弟扬[图]
- 六时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在一[图]
- 李圣许曰文章必明秀方可作案头山水;山水必曲折乃可名地上文章[图]
-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