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即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体质情况、
四诊即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体质情况、皮肤或其他部分的色泽,以及五官、舌苔等。“闻”一是听病人发出的声音(言语、呼吸、咳嗽等),一是闻病人的气味(呼吸、口腔、分泌物,排泄物等)。“问”就是询问病人发病经过和症状。“切”就是号脉和触诊。脉诊虽然排在最后,但它是中医诊断学中最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和阳。它是在四诊的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用来
四诊即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体质情况、皮肤或其他部分的色泽,以及五官、舌苔等。“闻”一是听病人发出的声音(言语、呼吸、咳嗽等),一是闻病人的气味(呼吸、口腔、分泌物,排泄物等)。“问”就是询问病人发病经过和症状。“切”就是号脉和触诊。脉诊虽然排在最后,但它是中医诊断学中最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和阳。它是在四诊的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用来明确疾病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是因为六因,即风、寒、暑、湿、燥、火,但这些都是属于外因,是致病的条件,至于是否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内因,即人的身体状况。
什么是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就是从病人的整体进行考虑进行治疗,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既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状况和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综合考虑进行治疗,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辨证的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就是对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辨证就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的方法(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进行辨证分析,得出人生病的原因,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施治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采用与之相应的治疗方法和用药。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的主要方法有:辨病位、辨病因、辨病机。
如何理解“邪从外来,病由内起”?
延伸阅读:
- 高陵君显在楚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图]
- 恶(wù悟)讨厌不喜欢卿对谈话对方的尊称,作将建造制作将用在[图]
- 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图]
- 陪本义为重叠的土堆引申有朝拜的意思郭璞注“陪位为朝”[图]
- 含蓄不外露因阴之美德在顺从 弗敢成不敢居功有功归之乾阳 地道[图]
- 晋语四 重耳自狄适齐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骿胁楚成王以周礼享重[图]
- 张老为中军司马张老本是候奄此是提升士富士会的别族晋悼公弟弟扬[图]
- 六时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在一[图]
- 李圣许曰文章必明秀方可作案头山水;山水必曲折乃可名地上文章[图]
-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