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曹沫为鲁君率兵与齐国打仗,三次交战都没有取得胜利,失去的土地上千里。假使曹沫考虑问题不顾后果,脚步不需回转,便可以自杀在阵中,那么终身便是失败的军队、被擒住的将领了。但是曹沫不把他的失败看作羞耻之事,值得羞耻的是到死还没有建立功勋,在鲁、齐两君会盟于柯地时,他抽出三尺利剑,逼近桓公的胸口,三次战争所失去的土地,一个早上便全部返回鲁国,勇武闻名于天下,功劳长存于鲁国。
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束缚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公子纠:齐襄公之弟。襄公死后,在争夺齐国政权过程中失败,被其弟公子小白(齐桓公)逼死。 遂:成功。
“遁逃”二句:高诱注:“不死子纠之难也。”
桎梏:木制的脚镣、手铐之类的刑具。指鲍叔牙迎管仲,脱其桎梏,桓公任以相国之职。
出死:殉义之死。 捐躯:为国家、正义而死,称捐躯。后图:后来的计划。
管仲辅佐公子纠回国夺权而不能成功,不能算是有智谋;逃跑奔走,没有死于公子纠之难中,不能算是勇敢;被捆绑囚禁,不忌讳自己的耻辱,不能说是贞节。面对着这三种品行,平民不会和他交朋友,国君不用他作臣下。但是管仲从囚禁中免于一死,管理齐国的政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假使管仲殉义而死,抛弃身体,不考虑以后的打算,难道会成就这样的霸王之业吗?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