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本质,就是包容以为用,因其势而利导之。在具体事件的运用过程中,注重适度,即历来认同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寻求内在的平衡。
君子胸襟博大,见识卓越,能够从伦常大道出发包容众长,容纳众意,处事既不极端,也不偏激,既不专擅,也不投机,顺应自然发展之道。而芸芸众生却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以现时的占有为得,既不能包容他人,又不愿与人共享,忽视他人的存在,结果距离中庸越来越远。
谋略无所谓邪正,也无所谓阴谋或正义,在于运用之心。心正则德正,意舛则恶生。同样的计策,由于不同的人使用于不同的时空,君子运筹于帷幄之中,小人设计于阴暗角落,所导致的结果和对事物的发展方向的影响则截然不同。
如果是出于维护天地正义,那么不论采取的是何种手段,都是符合道义的行为,就是替天行道。如果只是出于个人的私利,或是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么不论其打着何种光明正大的旗号,都无异于攫取与鲸吞,都是抢掠与窃取。
为君子或做小人,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的行为代表着谁的利益,取决于我们获取了什么,拿走了多少。
包容与思考
什么是“中”?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与“中”有关的一些词如为(者)中和,中正,中允,中立,中兴,中节,执中——这是对行为动态的描述。
(也)中央,中间,中心,中点,中线,中枢,中介,中坚,中途,其中——这是对位置的界定。
(3)中的,中奖,中第,中计,中肯,中意,百发百中,击中——这是对目标的设定。
无论是哪种意义的表达,都有一个共同的寓意,就是都具有包容的属性。
考察日常生活,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把某件物品放在什么“中”,这就是一种包容,因为,我们所放置的东西,并不就一定是在这个具体空间的中心。
众所周知,在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中,最早的是人类看到日月星辰每天都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围绕着我们运行不息,觉得“我”就是宇宙的中心,就是主宰。于是,古人就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就是最古老的“地心说”。这个命题,一度被认为是真理,是客观规律,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左右着人们的认识,支撑着人们的思想体系,以至于具有宗教般的力量。但是到了哥白尼时代,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改变,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认识了太阳运动的规律,认识了太阳系,令人们兴奋又困惑的是,在太阳系中,太阳才是中心,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员,是围绕着太阳在运动,于是有了“日心说”。而为此,布鲁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来,十九世纪末,人类的认识又有了突破,发现在广袤的银河系,太阳并不是中心,而地球更是如同一粒尘埃。……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地球可以忽略,就可被排除在宇宙之外。而事实是,地球就是以其独特的自然存在形态运行在浩瀚的宇宙之中。而根据现代天文学的理论,宇宙没有中心。但是,同样的命题也是成立的,也具有真理的内核,就是说,任何一个宇宙点都是中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广博的包容性和深刻的哲学特质。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中”既可以被认为是中心,也可以被认为不是中心,但是,就是处在其中,是包容在一个更宏大的系统之中的独立存在。
根据时间来说,任何事物或事件,都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带着未来性,是处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即现在。就是说:现在就是恒定的“中”,是永恒的中点。就是说,人或事件,永远都处在时间的中点,无法摆脱。我们永远都与时间在一起,永远都行走在时间之“中”。